当人们习惯在购买服装、家用电器等多种商品时享受大幅度的折扣优惠时,是否也想到过买住房也可以讨价还价?自从住房被当作商品推向市场以后,住房的商品属性便自然地显现出来,其可议价、可讨价还价的空间也就客观存在着,作为购房者怎样才能以最低的价格购得最满意的住房呢?
其实住房的价格受社会整体大环境影响至深。当经济发展迅速,市场一片欣欣向荣时,房市整体水平将随之变得繁荣起来,房价坚挺,此时的房屋议价空间极为有限,反之,市场不景气时,房屋开发商为抢占市场、尽快回笼资金可能会给房屋一个较大幅度的降价余地。这与近几年服装、家用电器、汽车等商品大打折扣如出一辙。
当然,住房所处的地理位置、物业管理水平、购房者的议价技巧都将直接影响房屋的实际售价。
要讨价还价自然要对中意的住房的价格构成、所处的位置、周围环境、交通状况等各方面因素心知肚明,各种要素了解得越详细,谈判中便有了更多的“杀价”筹码,而且心要“狠”。
一般说来,房屋预售价可分为表价、底价和成交价。表价是销售现场的标价,底价为开发商委托销售公司销售的最低价格,成交价则是买卖双方的成交价格。表价和底价间无固定价差,基本上在每平米几十到几百元之间,成交价将视议价者的能力,甚至可能突破底价。
开发商给房屋定价一般是总成本加上利润及应交税费。总成本包括土地、建筑等费用,以及预估销售期间合理的空置率、利息负担等。知道了房屋价格后,便可“应战”售楼者的“开价”价格了。
首先,看房屋时,要表现出自己喜欢物业,对产品认同,有足够的诚意,太冷淡对方没心思同你多谈,同时要细察房屋结构、采光、周围环境等,了解房屋推出市场多久了,多少人感兴趣、出价多少,可作一个参考系数。
其次,要从挑剔产品,暴露房屋缺点入手。如对公共设施的计算、管线的设计、营建成本等方面提出合理看法,或对房屋朝向、住家环境甚至建材、卫浴、磁砖等细致环节挑出毛病,使卖主对自己的高价失去信心,借以达到杀价的目的。
第三,集体购房,以量压价。
“杀价”的方法很多,买方只要头脑清晰,灵活运用、见机行事,必能心想事成,大功告吉。顾